English

热寂读《文化苦旅》

1999-08-13 来源:光明日报 逄舍一 我有话说

平生喜静胜于追逐热闹。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前两年被炒得火热,现在,热风静息,飞尘降下,《文化苦旅》才第一次旅行到我的书桌上。

书中有诸多观点是我第一次见到且很精辟的,如自序中提到的任何一个文明人都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的观点及分析;如关于“人文山水”的解释;如说中国文化遗迹的历史层累性(与顾颉刚的观点既相仿又不同);如关于“贬官文化”的提法;如《洞庭一角》中提及的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如说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如《庐山》文中对文人认同需求的挖掘……所有这些,都是《文化苦旅》中宝贵的思想盐巴。

然而,思想的盐巴在《文化苦旅》中的分布太稀少了。作者的意图只是“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家住龙华》),只是为了捕捉“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的瞬间,从而完成关于“人文山水”的具体实践,由此,作者便踏上了漫漫而简易的找寻过程。“这些城(白帝城),这些楼(黄鹤楼),这些寺(寒山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阳关雪》)整部《文化苦旅》全是对中国文化古迹的探寻和人文认同。“我报到,我的祖先!”作者在《五城记》中这句极典型的话披示了全书的文化认同倾向。这个倾向在前两年市场经济大潮初涌、文人搞不清自己应下海还是坚守文学上甘岭时,颇起了强有力的定心丸作用,真有如孙悟空向东海龙王所借的那根“定海神针”。然而,当文人们已经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浪打浪后再来重看《文化苦旅》,却真的发现它不过就是文化味比较浓郁的、品位稍高的中国名山大川游历记而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